河马粪便有多可怕?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鱼被河马拉的粪便憋死。
经过百万年的历史变迁,人类已经成为地球上当之无愧的霸主。在面对其他任何动物的时候,我们都能够凭借自身的智慧战胜它们。可即便是这样,人类依旧没有脱离自然生物圈独立存在,也始终要遵循大自然的发展变化规律。现如今科学家们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原因也就在于此。
事实上,人类目前仅仅是在生物自然发展中取得了主动权,对许多小型生态系统的循环规律还算不上特别了解。曾有科学家研究过河马粪便每年会让成千上万的鱼群在水中因缺氧而被活活憋死,这看起来似乎是对生态发展极为不利。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其实也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特殊发展状态。
大概在5500万年前,河马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近代研究之中,许多科学家在看到河马的体型和状态以后,都会误认为它们和猪是近亲。可直到1985年,才终于有证据证明河马与猪仅仅只是外表相似,根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如果用生物学中的专业术语来讲,这种现象更像是生物自然进化之中的趋同演化。意思也就是说在两个不同的环境地区中生存的两种生物,有可能会演化出相似的特征。可即便是在这一点上,其实都表述得有一些勉强。
事实上,最新的研究资料证明,河马应该是和鲸豚类的半水生共同祖先在大约6000万年前左右开始出现分化现象。这种生物的一部分选择进入海水中生活,并逐渐演化为鲸鱼类动物;而另一部分则进入陆地,逐渐形成的河马这样的偶蹄类动物。
在那个年代,亚欧非三个大洲都曾有过河马的踪影,只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环境的变化,亚欧地区的河马变得越来越稀少,而现代河马也主要生活在非洲一带。
我们从《动物世界》中观看河马的时候,都会觉得这种生物懒洋洋的,性格应该是十分温顺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河马的领地意识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无论是任何生物,一旦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进入了河马的领地范围内,那么河马必然会立刻发动攻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生物学家们专门对生物伤人的数量进行过统计。而最终统计结果发现,狮子每年伤人数量大约在100人左右,可河马却有500人之多。对于这种看起来十分呆萌的生物而言,一旦不小心被它们盯上,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尽快逃离。
不仅如此,非洲当地许多新闻报道中还曾经记录过河马主动袭击乘船渡河的非洲居民。如果船只的强度不够的话,河马甚至能直接用它的大嘴将船只撕裂。这样恐怖的咬合力如果作用到人身上,我们实在难以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既然它们的领地意识如此之强,那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无意间进入它们的领地呢?答案很简单,远离河马粪便存在的地方。和绝大多数动物一样,河马同样是利用自己的粪便来宣誓领土主权。外来生物一旦介入其中,必然会受到致命的攻击。
其实千百万年前的河马也的确有过温顺的一面,可当河马的种群数量越来越少的时候,它们体内的基因似乎就进化出了一定的攻击性。在河马看来,只有将一切未知的危险扼杀在萌芽中,自己才能在自然界中生存下去。对于这样的情形,我们人类也无可奈何。
自然界之中许多生物都会通过排放粪便来宣告领地范围,可河马却不一样的是,在宣布了领地范围之后,它们的粪便还常常会给下游的鱼群带来致命的伤害,以至于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鱼群被河马粪便活活憋死在水中,十分可怕。
数据资料显示,成年河马的体长大约再2-5米之间,体重约为1.3吨到3.2吨左右,是陆地上平均体型仅次于大象的哺乳动物。有着如此巨大的体型,食量自然也不会差到那里去。它们每天的进食量大约在100千克以上,如果不是因为族群数量稀少,或许都很难会有哪片水域能够支持它们的生存。
只可惜河马进食量虽大,但消化能力却异常差劲。我们都知道牛羊为了消化草料进化出了反刍特性,且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消化系统。可河马却不一样,它们在进化的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进化主动性。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在《动物学哲学》一书中曾提到用进废退的观点,大概意思是说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长时间的使用身体的某一特征,那么之后的演变方向就会趋向这种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观点甚至可以算得上达尔文进化论的前身。
然而河马每天进食水草,然后进入水中泡澡,躲避炎热的天气,完全是一幅混吃等死的模样。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习惯,河马每天的粪便排放量也十分惊人。当成群结队的河马在水中排泄的时候,整片河段都会在瞬间变换颜色。
如果恰逢雨季到来,因为河水流动以及河流量的关系,河马粪便并不会对鱼群造成任何影响;可如果是旱季的话,这些粪便会逐渐堆积在河水之中,导致下游的鱼群活活憋死。
来自美国的生态学家阿曼达·苏巴鲁斯基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后发现,由于河马的消化能力极差,所以在河马的粪便中往往含有大量没有消化的草料,而这些草料又恰好是微生物的最爱。
当微生物分解粪便消耗大量氧气以后,鱼群自然会面临缺氧窒息的危险。不仅如此,了解鱼群养殖的人都知道,水质也是影响鱼类生存的重要原因。当河马粪便这种化学武器流入河水之中,实在是很难有多少鱼群能够做出有效抵抗。
可既然如此,为什么河马和鱼依然能够和谐共处呢?科学家调查推测,河马粪便影响鱼群生存的时间已经长达千万年之久,可它们却一直能够和平的相处至今。河马粪便给下游鱼群带来的是否是危害,这还需要从雨季和旱季开始说起。
当旱季来临的时候,河马每天在水中生活的时间大约在20小时左右。除去上岸必要的进食以外,河马几乎会一直泡在水里面。在这种情况下,它的粪便自然也会全部留在水中释放。
当粪便一点一点地堆积并向下游袭去的时候,鱼群就会自然而然的受到影响。只不过就这种影响来说,其实也是自然界的一种主动筛选行为。抵抗能力较差的鱼群会死亡,可抵抗能力较强的鱼群却能成功存在下来。
等到雨季来临之后,河马粪便再次向下游排放,可这个时候的粪便已经经过了一定河流量的稀释。当微生物因此疯涨的时候,鱼群也会再一次繁荣,完全就是一个类似于永动机的生态循环系统。
除此以外,河马与鱼群之间的关系其实远比人类想象中要好得多。河马进入水中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躲避太阳的曝晒;而另外一部分原因则是寻求鱼群的帮助,让鱼群帮助自己剔除皮肤之内的虫子、虱子等令人恶心的寄生虫。
要知道成年河马的尾巴长度大约只在35厘米左右,这对于它两米多的体长而言,根本就起不到太大的帮助。无奈之下,河马只能进入水中等待鱼群游过来清理皮肤。就这一点上来说,其实很像人类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鱼疗。
其实相比于河马对鱼群的伤害,人类对自然的伤害能力才是最致命的。从表面上来看,每年成千上万的鱼群平白无故地死去,似乎十分的残忍。可自然界进行了抉择之后,新的鱼群生命反而会更加强壮。而即便是鱼群尸体,也同样会为其他的生物带来充足的生存能量。
如果是人类介入这个略显独立的生态系统中,人为影响因素往往会导致某一种群直接灭亡。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小时候家乡附近的河流,各类鱼虾何其之多,如今却都只能变成千篇一律的特定景观。
不仅是鱼群,即便是河马这样庞大的生物,也同样会因人类的活动而受到影响。首先是在自然环境发展方面,当人类的影响范围逐渐增大以后,就不可避免地与河马出现生物生存竞争。在这一点上,河马根本没有多少能力能够取得胜利。
其次则是近些年来人类对河马的捕杀行为,也严重降低了河马种群的数量。尤其是当许多国家禁止猎杀大象、犀牛这样的保护动物以后,河马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反而成了新的猎杀对象。即便河马身上并没有足够的利益价值,但这种病态的成就感,却让不少自诩猎人的人趋之若鹜。
最后就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在全球变暖之后,全球各地的降雨量越来越少,本就十分缺少水资源的非洲自然也无法幸免。科学家调查研究发现,非洲近几十年的降雨量始终都在不断降低。即便偶有起伏,也显得波澜不惊。如果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得不到任何改善的话,生物的生存压力将变得更大。
正因如此,人类在看待这件事情的时候,更应该从河马与鱼群之间的生存状态中进行反思。自然的选择和发展,让两种生物达到了十分和谐的平衡。如果因为人类的干涉而打破了这种平衡,我们实在是难辞其咎。
在地球生态圈之中,人类其实更像是一个大家长的角色。我们拥有出色的智慧以及出众的能力,就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如果仅仅依仗自己的实力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那么未来的地球还有多少自然的生物存在?诚然,我们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动物都收入动物园之中,可这样的景象真的是正常的自然界吗?
事实上,就河马粪便憋死鱼群这件事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相比之下,我们似乎更能理解人类对自然界的危害和影响。所以通过这件事情我们更应该明白,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是跟随着早已安排好的道路前行,每一种生物也都能够在这条路上持续不断发展。如果我们以错误的方式介入其中,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绝对会十分严重。